关于庐山的诗句-白话文篇

1、山水诗里那份对人世的沉重悲情,对乾坤的无止境探问,使诗中的一山一水,隐喻了一人一情。——简媜《空灵》

2、如果你在城市里住久了,大概不太敢相信,山水会是这样雄伟壮丽啊。可是,如果你到大山中去走一走,你就会知道,唐代人画的这种山水,事实上的确是存在的呢!——蒋勋《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》

3、诗词可写景寄情,亦可言志抒怀。诗一如琴,抚琴者常叹知音难求,作诗者亦如是。有些诗,融情于景,简约朴素,为众生所喜。有些诗,阳春白雪,曲高和寡,不为人知。世间万物千景,一花一草,一叶一尘,皆可成为诗料。——白落梅《一卷大唐的风华》

4、诗贵含蓄,贵有不尽之余意。——茅盾《文艺杂谈》

5、画师看了千山万山,方画出之山,蕴含了千山万山之势,但画出的山。已不再是他所看之山,而是他想象出来,自以为的山。——耳根《我欲封天》

6、诗有出典,给识货人看了,愈觉得滋味浓厚,读着一首诗就联想到无数诗来烘云托月。——钱锺书《围城》

7、于是,从上游三星堆以神秘魔力所铸就的青铜的诗,到下游良渚以隆重祭祀所刻凿的白玉的诗,最后都集中到三峡险峻处那位叫屈原的男子的一系列“天问”。屈原在问,长江在问,人类在问。大问者,便是大诗人。——余秋雨

8、剪水为衣,抟山为钵,山水的衣钵可授之何人?叩山为钟鸣,抚水成琴弦,山水的清音谁是知者?山是千绕百折的璇玑图,水是逆流而读或顺流而读都美丽的回文诗,山水的诗情谁来领管?——张晓风《常常,我想起那座山》

9、有人说,杭州的西湖这一颗璀璨的明珠,如一幅融自然美和人工美于一处的和谐画卷;那么,“天下独绝”如青罗带般的富春江,却是融山与水自然美的极致,如一泼墨山水横幅,为山水画家提供了最好的素材。——李希凡《富春江上》

10、诗启发了画中意志,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,诗画交辉,意境丰满,各不相下,各有千秋。——宗白华《美学散步·诗和画的分界》

11、人们从诗人的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,但诗句的最终意义是指向着你。——泰戈尔《飞鸟集》

12、鸭窠围是个深潭,两山翠色逼人,恰如我写到翠翠的家乡。——沈从文《湘行书简》

13、诗句是天才创造的,但是诗意却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追求真善美的灵魂。——董卿《主持人大赛》

14、诗人是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。——济慈

15、一句“汪“胜过一百首诗!——空知英秋《银魂》

16、宋词之美,美在清丽淡雅,婉约多情。唐诗之美,则美在潇洒奔放,端然大气。宋词若一位含蓄典雅的佳人,幽居空谷,含兰草气息。唐诗则是一位明净旷达的雅士,隐于世外,怀翠竹风度。——白落梅《一卷大唐的风华》

17、此诗横绝千里,扫空万古。——永恒之火《儒道至圣》

18、一首蕴藏无限意义的诗不在长,也许稀少的几行字句就淹没了书的海。——徐志摩《新月诗选·序言》

19、诗人和作家是两回事,作家是描述生活的,好的作家会让读者联想到诗。诗人描述感情,好的诗人让读者想到生活。——安托万·德·圣埃克苏佩里《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》

20、在这样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赋诗:在此地作诗人只需要心平气和,凝神致志,然后将诗意融入自己的思想,而不是急于去寻章摘句。——林语堂《林语堂经典作品选》

关于庐山的诗句

关于庐山的诗句-古诗词篇

1、好为庐山谣,兴因庐山发。——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

2、要新诗准备,庐山山色。——辛弃疾《满江红其三送李正之提刑入蜀》

3、匡庐山高高几重,山雨山烟浓复浓。——唐寅《登庐山》

4、诗以山川为境,山川亦以诗为境。——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

5、庐山高,高乎哉!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。——沈周《庐山高》

6、庐山秀出南斗旁,屏风九叠云锦张,影落明湖青黛光。——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

7、庐山东南五老峰,青天削出金芙蓉。——李白《登庐山五老峰》

8、闻道庐山横广泽。晴空万顷波涛白。上有至人营窟宅。经游客。古今多是烟霞谪。——吕渭老《渔家傲》

9、庐山高哉几千仞兮,根盘几百里。截然屹立于长江,长江西来走其下。——欧阳修《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》

10、联,小山秋水篇。——张可久《金字经·胡琴》

11、又寻湓浦庐山。——吕岩

12、山庐好,时序烂成霞。夏似春光桃夹竹,老逾年少叶如花。诗句发天葩。——高燮

13、庐山瑶草四时春。烟锁上宫门。记得南游,偶寻飞涧,一洗庾公尘。——晁补之《少年游》

14、因雪想高士,因花想美人,因酒想侠客,因月想好友,因山水想得意诗。——张潮《幽梦影》

15、青山明月夜,千古一诗人。——杜荀鹤《经青山吊李翰林》

16、佳士爱名句,粉本拓烟霞。峰回路转何处,茅屋两三家。——吴藻《水调歌头》

17、投琼佳句到青山。仰止高山。弦绝牙山。而今宿草北邙山。——俞彦《一剪梅其三》

18、庐山雾景难描,影机画笔都无济。——叶圣陶

19、昔日道林岳麓,每逢图画诗篇。——赵蕃

20、杜甫天才颇绝伦,每寻诗卷似情亲。——元稹《酬孝甫见赠十首其二》